每个传奇背后都有崛起故事。别名「声名狼籍先生」的克里斯多福·华莱士,机器以自成一格的旋律感和带有自传味道的歌词享誉乐坛,机器至今依旧是嘻哈界的偶像级人物。本纪录片穿插珍贵的幕后花絮片段,并请到挚友和家人现身说法,彰显他的精彩人生。
每个传奇背后都有崛起故事。别名「声名狼籍先生」的克里斯多福·华莱士,机器以自成一格的旋律感和带有自传味道的歌词享誉乐坛,机器至今依旧是嘻哈界的偶像级人物。本纪录片穿插珍贵的幕后花絮片段,并请到挚友和家人现身说法,彰显他的精彩人生。
回复 :本片是为一个长达一周的反战示威而拍的,该示威的主题是“愤怒的艺术家反对战争”。当时,关于“越战”的尖锐争论正在把美国人分成两个阵营,而我们可以把这部影片看做是斯科塞斯的政治表态。全片长6分钟,用恐怖的画面表现了一个年轻人如何对自己的脸进行摧残。该片参加了1968年在比利时举办的雅克·勒杜实验电影节(Jacques Ledoux’s 1968 Festival of Experimental Cinema),并且获得了“金色时光奖”(Le Prix de L’Age d’Or)。拍摄该片所用的10卷爱克发彩色胶片系由比利时电影艺术馆赞助。由斯科塞斯自编自导的《剃须记》是一个关于自我毁灭的血腥寓言。
回复 :自梳拍摄地点:广东佛山作者:骆仪录音:赖格贤参展纪录2010英国Exposures电影节 最佳纪录片提名2010波兰Aspekty视觉人类学电影节2010约旦短片节2010印度马杜莱国际纪录片与短片节2011印度国际女性电影节2011土耳其国际Filmmor女性电影节2011爱沙尼亚Worldfilm塔图视觉文化电影节2011英国RTS皇家电视学会学生电视大奖2011云之南纪录影像展这是一个关于抉择的故事。清末民初,在二十几岁时,面临顺从父母之命还是立誓终身不嫁的选择,广东地区的不少女性都选择了后者。已立誓的姊妹帮她们挽起发髻,她们成为了“自梳女”。自梳女不做家庭妇女伺候丈夫和孩子,而是在工厂劳作半生,在养老院度过晚年,一生独立。如今,仍健在的自梳女大多年届九十。回首一生,她们的讲述里有骄傲、有孤独,但无悔:“那会儿时兴自梳!”作者阐述自梳女现象曾广泛存在于清末民初的广东地区,是经济发达、民风开放与传统观念多种因素杂糅的结果,在解放后消失。如今仍健在的自梳女已寥寥可数。作为在广东长大的女性,我从小听说“自梳女”的故事,一方面是要抓住最后的机会把这种独特的现象和她们的人生故事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有感于当今社会仍然以婚姻状况给女性贴标签(如“剩女”),想要讲一个古老的故事引起一些思考。大部分“自梳女”识字有限,并不知道什么是女性主义,但她们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非常强。而她们对誓言的坚守,到底是独立还是传统?是固执还是看透?这种选择是对是错?在生命接近终点时如何看待年轻时做出的选择?我在片子里问了许多问题,她们的回答要比我想象的简单得多,拍完后我却感到这些问题更难回答了。骆仪:八零后,曾于广东某报担任记者编辑数年,2009年赴英国伦敦学习纪录片制作,现居北京。作品年表自梳(2010)
回复 :An iconic artist at an iconic location. This concert film captures several mesmerizing live performances from the renowned German composer and producer Nils Frahm at the legendary Funkhaus Berlin. Expect soaring ambient and neo-classical piano from one of the greatest contemporary musicians around.